醫學知識

關於防疫 您該知道的事情

疫情是人類與病毒的戰爭,但是「社會價值與氛圍」與「人的本質與習慣」會讓防疫失焦、阻礙重重且複雜。

認識病毒在哪裡,想辦法不要讓病毒進入還沒感染的人身上,在這過程「自己」該做些什麼,這是防疫的真義。

作者:章殷超醫師(樂文診所院長)

疫情是人類與病毒的戰爭,但是「社會價值與氛圍」「人的本質與習慣」會讓防疫失焦、阻礙重重且複雜。

全民學習正確而完整的觀念,是防疫法寶。從疫情初始,一直在想如何用民眾聽得懂的話語,簡化而通盤的將防疫觀念傳遞給非專業的朋友參考,但精簡真是一件難事,一直拖延,還是精簡不了。

防疫是人性的大考驗,基本觀念數百年不變,簡單、樸實無華、單調八股,殘忍又必須犧牲。主事者不管做得多好,還是要承擔各方的指責,防疫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。

我用養雞場做例子吧:當確定禽流感感染後進行全區消毒,接著全面撲殺,並適當處置撲殺的雞來滅絕病毒。這個極端舉措並不是怕人吃到生病的雞會影響健康,但是一旦有養殖場疫情事件,一定會引發社會恐慌,於是造成滯銷,接著就有一群人要表演吃雞。另一群人會為沒生病的雞抱不平,不願接受損失甚至偷偷夾帶出去。連健康的雞一起撲殺,是因為這些雞暴露在感染的環境,帶有病毒的可能性很高。全面撲殺,才能確保病毒不再殘留在這個環境裡,這是用來保護別的養雞場,保護養雞產業不得不的犧牲手段,可是在撲殺時一定會被罵。

對比今日從武漢接回來的國人同胞,因為他們暴露疫區時間很長,雖然可能沒有臨床症狀,但身上帶有病毒的可能性極高 (已經確定有驗出一位病患),以武漢的情勢,不可能先幫他們進行病毒檢測,確定為陰性後才放行回台。針對這群國人,在接回國過程中,必須有極為嚴格的隔離措施,才不會讓可能帶回來的病毒有機會在台灣散佈,而形成防疫的破口。檢疫措施對於已經在孤城恐慌多日,期待天明的從武漢回國的人心理一定不是滋味,然而同時也會讓檢疫場所附近居民有些心理壓力,所以都會對於防疫單位有所微詞。但這是要幫助國人脫離環境更嚴峻的武漢,必須付出的代價。嚴格的隔離檢疫措施,是我們保護樂土的保障,就相當於雞場的全面撲殺與全面燒毀,用這樣比喻相信大家就能夠理解,這是避免病毒散佈,維護安全,必要的程序。

但知易行難,學問再多,若沒經常演練,還是無法迴避風險,若捨不得些許犧牲,那會讓疫情更難控制,整體損害更大。

 

以下列出我認為最重要的點,提供給大家參考,希望大家平安度過,不要花太大精神在不必要的資訊追逐上。

 

一、 最重要的要先檢視自己 可不可能是病毒供應者

  • 由自己的旅遊史、接觸史來判斷自己是不是病毒接觸的高度風險者。
  • 曾經與確診病人相處、到過嚴重疫區、與嚴重疫區來的尚未確定無感染的人相處的人,不要心存僥倖,不要覺得無關緊要,請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,確實進行相關源頭管理的居家隔離或自主管理措施。
  • 不是只有病人要隔離,不是只有病人要隔離,不是只有病人要隔離。

 

二、 提升對環境病毒風險等級評估的能力

  • 由於病毒無臭無味,疫情資料可以讓我們了解哪些區域有比較多的病人,越多病人的地方,環境中有病毒的機會就越大。台灣目前是安全的。
  • 了解病毒離開病人而跑進環境的形式,及具有感染力的時間。病毒可能隨著病人的飛沫、黏膜分泌物、體液或排泄物散佈到環境中,在不同環境情境下,感染力各不相同。在通風、日曬足、高溫、乾燥的環境下,含有病毒的病人少量飛沫與分泌物都大約在數分鐘到 30 分鐘就沒有傳染力。反之可能在兩小時內仍有傳染力。若排泄物有病毒,具傳染力的時間往往很長。

 

三、 認識環境病毒進入人體的管道

  • 環境中的病毒不會沒事跑進體內,都是自己帶進去的。請管好你的手,在有別人的環境,若你擔心有病毒風險時,不要用可能帶有病毒的手摸自己的口、鼻、眼。這是病毒入侵的大門。
  • 呼吸道吸入是另一個管道。這個門明顯,比較容易守。
  • 平常要養成習慣,以免在有風險的環境時就GG了。容易忽略的汙染區在自己的口罩外圍、頭髮與臉。請別碰觸,碰觸後別再摸口鼻,別揉眼睛。

 

四、 請改變生活習慣

  • 簡單生活最聰明。犧牲一些自由是必要的代價。
  • 避免去人潮擁擠的場合,減少不必要的社交,近距離長時間與別人接觸絕對是傳染病最佳的觸媒。
  • 與人交談時,保持距離,儘量少在公共場所高談闊論。
  • 無法避免的社交活動,了解參加成員是否有需要自主管理者(理論上需自主管理者要有適當的預防)。保持距離,長話短說,選擇在通風、日曬足、高溫、乾燥且不擁擠的環境聚會。
  • 養成正確咳嗽禮儀。請用上臂遮蔽,不要用手。
  • 養成正確穿戴口罩習慣。
  • 這期間,容易有呼吸道症狀的人,少外出,非得外出時防護措施做好,要顧慮旁人感受。
  • 選用適當的防護物資,在不具風險的環境下,所有的防護都是浪費。不懂正確避開風險的原理,使用再多的物資,也是沒用。

 

五、 要小心但不用恐慌

  • 請忍受疫情期間的種種生活不便與限制。
  • 將人與病毒的戰爭交給始終在保護我們的免疫系統。配合國家防疫決策,有許多流行病專家,醫學專家都在替我們努力。
  • 嘴贏誰、批評這批評那不會讓疫情解決;囤積口罩或酒精無助預防;追出源頭、分離出病毒、完成病毒基因定序離治療防治還很遠;某某人道歉辭職下台,病毒還在人間;喊中XX國萬歲、唱義XXXX曲、得到習X尼關愛的眼神不可能神功護體;燒香燒金紙燻不死病毒,只會讓我們空氣更加汙染。省點力氣吧。
  • 關於疫情資料,請將香港、澳門、上海、北京、重慶與世界其他國家,包含台灣加總,中國其他地區的資料另外判讀,才能呈現在醫療照護體系與防疫機制正常運作下的疫情演變。若只關心中國疫區的資料,會失真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。世界各國接回僑民後,疫情是否能穩定控制,大約還要再觀察 7-10 天,世界穩住了,才能幫武漢。武漢已經是完全失控的呈現,要用不同的方式解決。

 

在新病毒面前,人人平等,全人類都沒有抗體,不會有直接可以運用的有效藥物治療,但當臨床狀況嚴峻時,可能拿某些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或是試驗中的藥物試試,病毒染病後醫療給予的協助就是支持,讓「免疫系統」幫我們消滅病毒而復原。而身體感染後受損程度還待後續資料才能了解。所以吃飽睡飽,讓免疫系統有力氣保護我們。

這場戰爭,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、一起承擔防疫過程中生活自由度的限制。所有防疫措施、選擇與決定都一定會影響大家的生活方便性,希望越安全,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高。這不是零和遊戲,而是要大家努力快點讓全世界的疫情終結,降低損傷的戰役。恐慌與不適切的反應徒增內耗,不利疫情控制。

希望大家有空,花一點時間看看,然後大家保護好自己,自保後才有辦法幫人。

 

參考資料

 

Related Articles

Back to top button